《文楼乡音》焕发新风采
新会是广东省侨刊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侨刊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海外乡亲,成为我区团结海内外乡亲的重要桥梁,促成两地甚至两国交流合作。其中,面向古井镇文楼村乡亲的侨刊《文楼乡音》更是我区侨刊中的佼佼者,这本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侨刊,被文楼人视为能抵万金的“集体家书”。
一波三折的办刊历史
据《新会县志》记载,《文楼乡音》原名《文楼月刊》,创刊于民国7年(1918年)。以乡闻为主,是新会县创办最早的侨刊之一。
吴卓文是《文楼乡音》的现任主编,他回忆说:“我父亲就是《文楼月刊》的成员之一,当年日本鬼子打到古井,我父亲带着最后一期稿件逃到香港印刷,后来迫于局势紧张而停刊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文楼月刊》曾恢复出版,至解放前再度停刊。
改革开放后,文楼村民与海内外过万乡亲渴求能加强联系,联络情谊,希望《文楼月刊》复刊的声音越来越高。1984年,乡贤吴守业、吴庭光、吴树生、吴庭芳发起复刊倡议,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了省侨办发给“省侨刊登记证”。于是,乡亲们对复刊的决心更大了,文楼学校的一众退休校友积极组成了编委会,负责撰稿与编辑;乡政府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给予800元作为复刊经费,乡亲们亦慷慨捐施。在各方支持下,《文楼乡音》(季刊)复刊后的第一期終于面世了。
翻开最新一期《文楼乡音》,里面有《乡闻》、《侨讯》、《来鸿》、《镇闻》、《伤逝》、《文苑》等多个栏目,大到介绍家乡发展的新面貌、报道华侨在海内外的活动,小到村人好人好事、喜丧婚嫁、历史典故、地方物价等,内容丰富多彩,乡人与华侨们通过小小的一本刊物,了解到对方的生活,打破了时空的隔阂,情谊滋长,侨心侨力进一步凝聚。2003年,《文楼乡音》因办刊成绩突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侨乡乡讯。
驱动乡亲支持家乡建设的“发动机”
目前,文楼乡音侨刊社有成员26人,大部分是原文楼学校的退休教师。其中,年纪最大的吴北南老人,已经94岁了。每一期的《文楼乡音》,都由编委会的成员独立完成采编工作,挖掘文楼历史资料,报道家乡的新鲜事、新变化,采访村委会负责人……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本可以轻松在家含饴弄孙,但出于一份为乡亲服务的热心,他们坚持从事这份清苦的侨刊工作,每天都聚在乡音社里,为办刊而忙碌着。
在村民与乡亲心中,乡音社有着很高的威望,文楼村每逢要举办公益活动,都由村委会牵头,在《文楼乡音》上发出倡议,发动海内外乡亲们共同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乡亲们了解家乡发展需要后,纷纷慷概捐输,集腋成裘,百年吴氏宗祠的修缮、培育英才的文楼幼儿园、原文楼学校教学楼,惠及全村村民的自來水工程,改善出行的水泥大道,气势恢宏的村口牌楼……这一项项的民心实事,无不是在乡音社的倡导下,海内外乡亲造福桑梓得来的。
对于公益捐款,《文楼乡音》还会及时刊登具体的收支情况,做到公开透明。譬如文楼学校奖学金,就详细刊登了获奖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学生成绩、电话、学校、奖金,以及奖金领取人的签名。这样认真、细致的态度,推动文楼的民间慈善事业愈发蓬勃发展。
乡亲:看到《乡音》犹如回到家乡
“看着相片中的文炳阁、北极殿,还有文楼闸及接龙桥等令文楼人引以为傲的代表性古建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给人一种超越时空、身在家乡的感觉,真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怀抱中去……”读者吴惠强在给《文楼乡音》的信中这样写道。
每三个月一期的《文楼乡音》,成为乡亲们最为挂心的“集体家书”,如果没有收到当期的《文楼乡音》,乡亲们总会打来长途电话,希望补发。有的乡亲家庭壮大了,来信希望多寄几本,好分给子女的小家。有的乡亲不甘心只当读者,还寄来自己的文章,希望在《文楼乡音》发表。乡亲们回乡探亲,总要到乡音社走一走,看一看,表达对家乡刊物的支持。1991年,吴冷西回文楼探亲时,也曾亲笔为乡音社题词。
复刊后的《文楼乡音》,至今已出版了114期,每期发行1500多册。乡音社编委们都说,乡亲们对《文楼乡音》的喜爱与支持,为这份村办刊物的持续出版提供了重要保障。“现在每一期的出版经费为2万多元,完全是靠乡亲们的捐款维持的,目前经费不成问题。”乡音社编辑吴北恩说。
乡亲们对《文楼乡音》的深情,也成了乡音社每位成员的最大动力。“做人一定要为社会做点事,我们退休了生活还算有着落,乡亲和侨胞需要《文楼乡音,我们就出力办好它。”吴卓文说。
(欧阳玉玲 杨荣春)
一波三折的办刊历史
据《新会县志》记载,《文楼乡音》原名《文楼月刊》,创刊于民国7年(1918年)。以乡闻为主,是新会县创办最早的侨刊之一。
吴卓文是《文楼乡音》的现任主编,他回忆说:“我父亲就是《文楼月刊》的成员之一,当年日本鬼子打到古井,我父亲带着最后一期稿件逃到香港印刷,后来迫于局势紧张而停刊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文楼月刊》曾恢复出版,至解放前再度停刊。
改革开放后,文楼村民与海内外过万乡亲渴求能加强联系,联络情谊,希望《文楼月刊》复刊的声音越来越高。1984年,乡贤吴守业、吴庭光、吴树生、吴庭芳发起复刊倡议,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了省侨办发给“省侨刊登记证”。于是,乡亲们对复刊的决心更大了,文楼学校的一众退休校友积极组成了编委会,负责撰稿与编辑;乡政府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给予800元作为复刊经费,乡亲们亦慷慨捐施。在各方支持下,《文楼乡音》(季刊)复刊后的第一期終于面世了。
翻开最新一期《文楼乡音》,里面有《乡闻》、《侨讯》、《来鸿》、《镇闻》、《伤逝》、《文苑》等多个栏目,大到介绍家乡发展的新面貌、报道华侨在海内外的活动,小到村人好人好事、喜丧婚嫁、历史典故、地方物价等,内容丰富多彩,乡人与华侨们通过小小的一本刊物,了解到对方的生活,打破了时空的隔阂,情谊滋长,侨心侨力进一步凝聚。2003年,《文楼乡音》因办刊成绩突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侨乡乡讯。
驱动乡亲支持家乡建设的“发动机”
目前,文楼乡音侨刊社有成员26人,大部分是原文楼学校的退休教师。其中,年纪最大的吴北南老人,已经94岁了。每一期的《文楼乡音》,都由编委会的成员独立完成采编工作,挖掘文楼历史资料,报道家乡的新鲜事、新变化,采访村委会负责人……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本可以轻松在家含饴弄孙,但出于一份为乡亲服务的热心,他们坚持从事这份清苦的侨刊工作,每天都聚在乡音社里,为办刊而忙碌着。
在村民与乡亲心中,乡音社有着很高的威望,文楼村每逢要举办公益活动,都由村委会牵头,在《文楼乡音》上发出倡议,发动海内外乡亲们共同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乡亲们了解家乡发展需要后,纷纷慷概捐输,集腋成裘,百年吴氏宗祠的修缮、培育英才的文楼幼儿园、原文楼学校教学楼,惠及全村村民的自來水工程,改善出行的水泥大道,气势恢宏的村口牌楼……这一项项的民心实事,无不是在乡音社的倡导下,海内外乡亲造福桑梓得来的。
对于公益捐款,《文楼乡音》还会及时刊登具体的收支情况,做到公开透明。譬如文楼学校奖学金,就详细刊登了获奖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学生成绩、电话、学校、奖金,以及奖金领取人的签名。这样认真、细致的态度,推动文楼的民间慈善事业愈发蓬勃发展。
乡亲:看到《乡音》犹如回到家乡
“看着相片中的文炳阁、北极殿,还有文楼闸及接龙桥等令文楼人引以为傲的代表性古建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给人一种超越时空、身在家乡的感觉,真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怀抱中去……”读者吴惠强在给《文楼乡音》的信中这样写道。
每三个月一期的《文楼乡音》,成为乡亲们最为挂心的“集体家书”,如果没有收到当期的《文楼乡音》,乡亲们总会打来长途电话,希望补发。有的乡亲家庭壮大了,来信希望多寄几本,好分给子女的小家。有的乡亲不甘心只当读者,还寄来自己的文章,希望在《文楼乡音》发表。乡亲们回乡探亲,总要到乡音社走一走,看一看,表达对家乡刊物的支持。1991年,吴冷西回文楼探亲时,也曾亲笔为乡音社题词。
复刊后的《文楼乡音》,至今已出版了114期,每期发行1500多册。乡音社编委们都说,乡亲们对《文楼乡音》的喜爱与支持,为这份村办刊物的持续出版提供了重要保障。“现在每一期的出版经费为2万多元,完全是靠乡亲们的捐款维持的,目前经费不成问题。”乡音社编辑吴北恩说。
乡亲们对《文楼乡音》的深情,也成了乡音社每位成员的最大动力。“做人一定要为社会做点事,我们退休了生活还算有着落,乡亲和侨胞需要《文楼乡音,我们就出力办好它。”吴卓文说。
(欧阳玉玲 杨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