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井 墟 又 叫 文 楼 墟

在会城有位同事问我:“你识文楼墟吗? ”我快口快舌脱口而出:“龙盘扶喜楚婆,钻扣斗木命云吞婆个口。塘尾就是文楼墟。”同事说:“老吴你答错了。”他接着说:“历史记载,很早时古井已成墟镇,初分文楼墟和山头市。民国期间在两墟之问,扩建新区,马路相连,建了一条民生街(现在的古井墟是由文楼墟、民生街和山头市组成)。经同事的解释我才知道过去有个文楼墟。
回忆四十年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略知古井墟的生意经营者占八成是文楼人做老板或打工仔的。记忆过木桥第一间铺恒丰米铺,老板是泽俭。往西到古井墟边界(光照学校),有保和堂药房,老板是文楼药材环。南边是古井酒家是池叔经营,北边第一间铺是烧腊猪肉子和猪肉配两兄弟做老板。可见东南西北的第一间铺都是文楼经营。有的行业全文楼人经营。如酒楼饮食和饼铺、米面油糖杂货、书店文具、布匹绸缎、旅店、蒸酒、药材铺、诊所和金融外汇等全部都是文楼人经营。个别的卖银宝蜡烛、金铺和五金是外地人经营,只有一两个诊所是外地人开。屠宰烧腊都有10多间,除新源、宏隆之外也是文楼经营。驰名中外的古井烧鹅是文楼奇香楼创始,早在四十年代在广州市中山路仓边路口开一间奇香楼,专卖古井烧鹅。理发店除刮头稳是外地人之外,也全部是文楼人做老板。较为出名有大东美容美发店,老板是大东贺。四十年代已全套现代化的美发美容设备和技术。还有侨汇是由延安祥和炯利等负责。古井地区(含沙堆) 的海外华侨汇款全部经延安祥、炯利办理。过去侨汇是经“巡城马”(水客)专门来往港澳、南洋一带,代理解付款项,把钱带回国内,经过办妥手续才把钱交到华侨家属手里。在十字路口有一间不够十平方米的小铺,正所谓不在店大店小,生意繁荣兴旺。老板就是沙堤里瓜菜煜,他每日负责送瓜菜几百斤外销,是小档口做大生意,赚得盘满砵满。过了木桥第二间铺是永兴隆油糖杂货铺,老板经营得道,管理有方,娶了三个老婆,都是当做伙记的,同其他店员一样,照领薪水,一团和气,也赚了大钱,买田买地,一举两得成佳话。
上述不尽详细的例子,加上小学生年代所知有限,可知有个文楼墟是千真万确。
(摘自 2010/10 第103期《文楼乡音》 吴北顺 / 文 霞轩 / 摄影)
回忆四十年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略知古井墟的生意经营者占八成是文楼人做老板或打工仔的。记忆过木桥第一间铺恒丰米铺,老板是泽俭。往西到古井墟边界(光照学校),有保和堂药房,老板是文楼药材环。南边是古井酒家是池叔经营,北边第一间铺是烧腊猪肉子和猪肉配两兄弟做老板。可见东南西北的第一间铺都是文楼经营。有的行业全文楼人经营。如酒楼饮食和饼铺、米面油糖杂货、书店文具、布匹绸缎、旅店、蒸酒、药材铺、诊所和金融外汇等全部都是文楼人经营。个别的卖银宝蜡烛、金铺和五金是外地人经营,只有一两个诊所是外地人开。屠宰烧腊都有10多间,除新源、宏隆之外也是文楼经营。驰名中外的古井烧鹅是文楼奇香楼创始,早在四十年代在广州市中山路仓边路口开一间奇香楼,专卖古井烧鹅。理发店除刮头稳是外地人之外,也全部是文楼人做老板。较为出名有大东美容美发店,老板是大东贺。四十年代已全套现代化的美发美容设备和技术。还有侨汇是由延安祥和炯利等负责。古井地区(含沙堆) 的海外华侨汇款全部经延安祥、炯利办理。过去侨汇是经“巡城马”(水客)专门来往港澳、南洋一带,代理解付款项,把钱带回国内,经过办妥手续才把钱交到华侨家属手里。在十字路口有一间不够十平方米的小铺,正所谓不在店大店小,生意繁荣兴旺。老板就是沙堤里瓜菜煜,他每日负责送瓜菜几百斤外销,是小档口做大生意,赚得盘满砵满。过了木桥第二间铺是永兴隆油糖杂货铺,老板经营得道,管理有方,娶了三个老婆,都是当做伙记的,同其他店员一样,照领薪水,一团和气,也赚了大钱,买田买地,一举两得成佳话。
上述不尽详细的例子,加上小学生年代所知有限,可知有个文楼墟是千真万确。
(摘自 2010/10 第103期《文楼乡音》 吴北顺 / 文 霞轩 /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