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侨网
  • 首页
  • 侨讯2017-19
    • 侨讯2016-2012
    • 侨讯2011-2010
  • 乡音@ 2019
    • 乡音@ 2018
    • 乡音2017
    • 乡音2016
    • 乡音2015-14
    • 乡音2013
    • 乡音2012
    • 乡音2011-2010
    • 乡情
  • 相集2019
    • 相集 2018
    • 相集 2017
    • 相集 2016
    • 相集2015
    • 相集2014
    • 相集2013
    • 相集2012
    • 相集2011-2010
  • 摄影-风物篇
    • 摄影-人物篇
  • 视频-人文篇
    • 视频-人物篇
  • 文摘
  • 留言
  • 关于我们

在加拿大参加国庆游行
旅加  赵嘉平


图片笔者:赵嘉平(左二)
       7月1日, 是加拿大的国庆日。  今年,  是加拿大建国的148周年。加拿大是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  族裔众多,  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族裔都有人移居这里。在全国3500万人口中,  大概有华裔500余万, 其中在多伦多的,  就有60多万。在这些华人中,  来自香港的大约占一半。
       这里的华人社会有个特色,  就是社团特别多。单单是县市级以上的同乡会,  就不少于百个。如果将县以下或学校、各行业的同乡会、校友会、宗亲会、姓氏联谊会和学协会等都计算在内,  那数目就更加惊人。全加华人联会是华人社团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本世纪以来,  为表达华人认同加拿大的真诚心声,  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增添风采,  增进中华族裔的团结友爱,  全加华人联会领衔组织了一个〝我爱加拿大,  加拿大是我家〞的华人国庆大游行。这个大游行,  在加拿大各个不同族裔中绝无仅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备受各个族裔的认同和点赞。今年的游行,  已经是第十六届了。
       国庆日之前,  我们所属的新会同乡会,  便预早通知有条件和可能参加游行的乡里,  约定集结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安排。我侨居加拿大已近9年,  但因住在多伦多市郊的万锦市, 离游行街区距离较远,  而且交通能力不足,  所以我从未参加过这里的国庆游行,  今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上午9时许,  住在我家附近的乡里钟敬业先生就开车来到我家门口。他按照同乡会的安排,  充当义工司机,  负责接送我们4位乡里 。 接齐人后,  快车兼程,  到10时多便到达位于市中心唐人街的新会同乡会。我们穿上游行大会统一分发的象征加拿大国旗红白两色的笠衫,  再在会址门口留个影,  然后齐齐起步前往大多市政会堂的广场。
       因为是初次参加国庆游行,  我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这个游行小分队。在17个人中,  男士占了大半,  且多是已晋花甲之年的老华侨或新移民,  新哥仔或〝竹升仔(土生华人) 〞竟然一个也没有。年纪最大的一位阿伯,  听人介绍说他姓薛名江鸿,  今年77岁,  是来自古井镇长沙村的老华侨,  侨居这里已经56年了。他身体壮健,  精神矍铄,  慈眉善目,  只是双足有点不便,  但有手杖扶持,  仍然可以安步当车。我虽虚度70有3,  白发苍苍,  但步履尚可, 论资排辈,  也算是小分队中的第二把手了。
       乡里相聚,  同文同种,  同声同气,  令人分外开心。我们华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就是〝乡里会面,  乡音领先〞。目下这一班人中,  大多是说会城话,  四平八稳,  其次是说古井话,  温文尔雅,  最少人说的是高雅悦耳的广州话和生硬土气的三江话。但不管是什么话,  反正大家都耳熟能详,  听起来都入心入肺,  如同处于会城南隅街上。  一路上, 大家天南地北地扯走了家常。
       12时正,  游行正式开始。各个社团都整理好自己的队伍,  依次上路。 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人强马壮的北京协会方阵,  他们都穿着红色笠衫,  显得十分抢眼。在国旗、横额、音响车、锣鼓和舞蹈队的引领下,  队伍开始前行。我们新会小分队紧跟其后,  但因人数少,  队伍显得颇为袖珍。 小分队前也是国旗、横额开路。举国旗者是同乡会副会长薛永立先生,  举横额者是我们当中最为年轻有为的钟敬业先生和李汉俊先生,  他们两人都长得高大威武,  且面相酷似,  不知内情者还会产生〝孖生兄弟〞的错觉。活跃的聂倩庆老师,  毛遂自荐当起临时摄影师,  在队伍前后负责地抓拍起来。横额后面,  是个4×4的小方队。我们的后面则是黄江夏堂的队伍,  接着是望不到头的清一色的黄皮肤黑眼晴的黄龙阵,  估计至少也有3000人。
       游行队伍沿着皇帝西街、大学街迤邐而行。一路上锣鼓喧天,  乐曲悠扬,  欢声笑语,  震耳欲聋。大街两旁的西人、亚裔和有色人种等,  都面露笑容,  频频举手与我们打招呼,  有的甚至跑过来跟我们拍纪念照,  显得分外的热情友好。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员,  则骑着自行车在游行队伍外围前后穿梭,  履行着神圣的维和职责。走在我旁边的薛先生是新会小分队中的年龄大佬,  而往年的年纪〝一哥〞是会长叶国良先生的母亲,  她今年已届高龄90,  荣退让贤了。
       我对市中心的街道极为陌生。一路上,  我左顾右盼。起步不久,  我就看到大街左边一座大楼顶上有个巴黎铁塔模样的大铁架,  上面一排排的电灯正发出耀目的光芒,  由低至高,  亮个不停。薛先生向我介绍说,  这是多伦多天文台,楼顶铁架上的灯光由下向上亮时,  就表内现在的气温正在上升;反之就表示气温正在下降。这个直观的显示,  使路人一看就明明白白。这时,  我又见到游行队伍右前方一座8层高的大楼,  楼前广场上的国旗高高耸立,  迎风飘扬,  显得颇为庄严。我刚刚开声赞赏两句,  薛先生即大谬不然地对我说,  这是多伦多的一个高级法院,  外表堂皇,  但内里是否公正,  就见仁见智了。当年他将自有的一所房子租给一个鬼佬,  这鬼佬交了一个月的租金之后,  就再也不交租了。3个月后,  薛先生见情况不妙,  即将此案诉至法院。谁知这鬼佬〝当你冇到〞,  法庭多次通知他参加聆讯,  他一概不理不睬。法庭对此亦束手无策。直至一年后,  鬼佬突然〝棚尾拉廂〞,  临走时还故意放水将木地板浸到〝炒细鱿鱼〞!薛先生官司未打赢,  屋租却被诈骗达一年之久,  连同开支的律师费,  损失至钜!但法院对此亦不了了之。薛先生唯有自叹倒霉了。宣称法治之国的加拿大,  原来亦不过如此!
       游行队伍转入登打士西街时,  天上忽然烟消云散,  阳光霎时洒满大地。游行者越发开心,  继续信步前行,  欢笑声、歌声不绝於耳。将近到新会同乡会会址时,  会长叫薛先生离队回同乡会休息。因为薛先生早年帮儿子修剪后园车厘子树时,  不幸脚部受了伤,  直到现在,  走起路来一直有点力不从心。我则因为白发满头,  老态龙钟而被列入受照顾之列。如此一来,    游行的一个压轴好戏--向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碑献花,  我们只好割爱了。
       我随薛先生回到同乡会附近街边时,  薛先生往他的汽车后厢上放点什么,  我瞥见他车厢里有个精緻的乐器盒。薛先生说这是个〝精品二胡〞,  是两年前花了近5000元(人民币) 从江门买来的,有兴趣可以拿上同乡会玩一玩。我记得50年前我曾经自己动手制作过一个土制二胡,  闲时常常自拉自唱,  自娱自乐,但时至今日,  已经停玩40多年了。想不到在这个异国他乡,  又再次重拾起旧好来。我们在同乡会二楼先后拉起了自己心仪的广东音乐,  一时之间,  清脆的二胡声,  悠扬的《娱乐升平》、欢快的《鸟投林》和热烈的《赛龙夺锦》, 便在士巴丹拿街的上空轻轻飘荡,  慢慢飘向远方. . . . . .
       2015.7.6.

广东 • 新会 • 古井侨网  /  ©2010-2021  /  www.us8cn.net   /  Email:v@555ar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