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岭南百年文化的文楼吴氏宗祠
新会古井文楼吴姓族人,自祖先于宋咸淳年间从江苏太湖几经辗转迁至广东新会,一直繁衍至今。文楼村是风水宝地,钟灵毓秀,源远流长,文风鼎盛,文章显赫,美德传承,地杰人灵,世代延绵,人才辈出。至有清代吴铁梅、吴章敏叔侄中举之誉,近代有中国一枝笔之称的吴冷西等。
一、吴氏宗祠建筑与文化内涵
在古井镇文楼村,有一座逾百年历史的氏族祠堂——吴氏宗祠。吴氏宗祠又名太祖祠(崇让堂),它坐落于文楼村内,茶山脚下,占地面积3800多平方米(含前后广场及文炳阁),平面布局为三进三开院落,每进的宽度相同,明桁59瓦桁,宽14.6米,整座祠堂深43.98 米,面宽(包括东西两侧傍祠)28.2米,建筑面积约1241平方米,是一座清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祠堂,也是新会现有高度最高,面积较大,由民间保护较为完好的古祠堂之一。
吴氏宗祠与矗立在宗祠后面的文炳阁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建筑群落。从风水布局和建筑造形上,取“饱虎伸懒”之势,中座要比前后座高出近一倍。前座祠堂门口被称之为“虎口”,文炳阁为“虎尾”,建筑外形酷似伏虎拱腰之势。吴氏宗祠气势宏大,建筑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经历百多年沧桑的吴氏宗祠,更显庄严气派。至今在宗祠的每一处,都依然看到精细妙绝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的传统艺术装饰。斑驳的青砖外墙,错落有致的白瓦屋顶和灰黑的墙椽,凸显了吴氏宗祠的华丽与古朴;形态各异的石雕人物,惟妙惟肖的木雕花鸟和瑰丽多彩的壁画虽已显得陈旧,但仍然无法掩盖吴氏族人的富有和豪气。
站在宗祠大门广场前,只见广场的北面立有旗杆夹。旗杆夹又叫功名夹,是乡中中举人用来升旗之用,从这也验证了文楼族人人才辈出的说法。而在宗祠门前还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据说是“虎”的饮用水源。
在祠堂大门上方正面有“吴氏宗祠”四个刚劲有力的石刻大字,为“武林王堃”所书。门口两侧并没有石刻楹联,据说宗祠门口有传统对联两比,一为“茶山祖荫、梅里新枝”;一为“堂开学海、气吸银湖”,两联交替使用,故不刻于石上。
大门口前左右两侧,建有2.30米深的缩藏,缩藏两侧砌有1.13米高(含石基)的石包台。据文楼长者,今年92岁高龄的吴北南介绍,过去祖祠门前缩藏还装有西式的装饰铁栅护栏,与两侧祠堂一线平过,石包台上方悬挂着两个书有“瑞安正堂”的大红灯笼,凡是节日和农历初一、十五,便点燃灯笼内的红烛。红烛既照耀着吴氏宗祠,也照亮了文楼的子孙。
走近祠堂,宗祠正门口的外墙壁,是用特殊的绿豆色青砖并经手工打磨后砌成,墙壁显得十分光滑平整和坚固亮丽。用摏灰砌成的砖缝,间隙厚薄如纸,精湛的砌墙工艺堪称一绝。
跨过门口那高高的门坎,进入宗祠前座,看到是用红木造的屏风挡中,屏风后面就是一个方型的大天井,东西两侧就是连接中厅的卷廊。穿过卷廊两侧的圆型大门就是傍祠。站在天井前,抬头眺望,起伏错落的白色屋顶衬托着黑色高耸的屋脊,令到整座建筑物气势不凡。而设计精巧和华美的艺术装饰,处处都显露出岭南传统古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的艺术精华。
特别是前座西边墙上镶有“门官”格外耀眼。“门官”上方为灰塑吉祥图案和“招财进宝”四字,左右为石刻楹联“门容高车驷马,官至拜相封侯”。据文楼学校退休的吴耀汉校长介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吴氏宗祠受到破坏,当时文楼的吴树生就将这副石刻楹联偷偷地保管起来,直到1984年,他任文楼学校校长时,吴树生才将石刻楹联转交给他,并叮嘱其一定要好好保管,将来一定会有用的。2007年吴氏宗祠重修,吴耀汉校长再将其交还给宗祠,尘封近半个世纪的这副石刻楹联才得以再次和乡亲见面。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到,文楼族人对岭南文化的呵护;从楹联寓意来看,更体现吴氏后人志存高远的理想。
宗祠中座与前座之间由天井相隔,两侧由卷廊连接。中座大堂面积最大,宽14.6米,深11.8米,面积达172平方米。从前,中座大堂是吴族父老乡亲议事、为族人排难解忧、调解民事的地方,族人称为“上祠堂”。大堂堂皇宽广,装饰也最为华丽。一般的祠堂高度不超过10米,以圆柱为主柱,不同一般的是,吴氏宗祠中座高达13米多,还有4条高10.7米,横截面边长43厘米的粗大坤甸内圆角方柱作为主柱,另加52厘米高的石柱础,四条柱通高达12.22米。据《文楼乡音》创刊号记载,由于祖祠中座特别高,故此中座的四条主柱当时设计高为排尺三丈六尺(市尺四丈零四寸)。初时计划采用石柱,后因乡当事人与承建祠堂的石匠发生争执,石匠罢工,迫于无奈,改变计划,采用坤甸木方柱,逐派人四处寻找。当时遍寻很多地方,所有的坤甸木,有这样长没有这样粗,有这样粗又没有这样长。最后在江门沙仔尾一杉竹栏,老掌柜细查几代账部才发现有这样规格的木材埋藏在河底,于是家乡不惜以每条八百两白银重价购回。
中厅大堂正面,设有供奉先祖牌位的仿古大神台,神台上供奉了乐公等五世十八位先祖的灵位牌,供族人四时敬拜列祖列宗。
据吴北南介绍,原来在两条粗大坤甸方柱中间横挂着一块巨大的木牌匾,牌匾“崇让堂”三个凸体涂金大字,是清督学使樊泽达所书。在2008年第二次重修后也有一个这样的仿古牌匾,是旅美乡亲吴铿业所捐。
而宗祠后座的墙壁上画有朱熹像,曾作为“崇让学校”教室,后人称为“大公仔课堂”。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李继光认为:“吴氏宗祠的高度这么高,在岭南祠堂传统建筑中较为罕见,而宗祠内藏玄机的独特设计,外求风水形态的巧妙布局与自然地貌的完美结合,这在岭南祠堂传统建筑文化上独树一帜,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穿过东西两侧卷廊的圆型大门就是傍祠,由对称的两条名为青云巷的巷道相隔。两侧傍祠是外砖墙内石柱的木梁框架结构。一侧傍祠宽4.6米,青云巷宽2.2米,合共宽6.8米。在傍祠和青云巷之间原来是有木板屏风相隔,后因年代久远而烂掉。
从两边青云巷穿过后座的门口出祠堂,来到宗祠后面的茶山脚下,见有一座与宗祠遥呼相望的塔——文炳阁。
文炳阁,文楼族人称其为“文笔”或“凌云塔”。该塔高约28米,是一座七层的仿楼阁式砖木结构的八角塔,为吴氏宗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视为吴氏宗祠的“虎尾”。塔初建是五层,后加建两层。站在文炳阁前仰望长空,蔚蓝的天空作纸,文炳阁作笔,云彩作墨,如一支硕大的笔在仰写天文。文炳阁正门刻有“文章光壁府、炳蔚耀星垣”楹联;第二层窗口有联“文耀九天沛雨露、武开三国大经纶”;第七层圆窗口有联“窗外雨余书带润、楼头风过笔花香”。另外,在第六层窗口上有“凌云”二字石刻。可惜,二、七层对联经风雨冲刷,字迹已模糊不清了。而有意思的是,正门石刻楹联“文章光壁府 炳蔚耀星垣”,中的 “章”字下面的“早”字一竖穿头,寓意文楼族人“文章通天”。“凌云”二字刻在塔的第六层,而非最高的第七层,寓意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文炳阁是一座塔,传统的塔都建在山顶或坡地上,而文炳阁后面就是茶山,为何不将其建在茶山顶,而是居中平地而建呢?文楼乡亲就认为,先辈希望后人能奋发图强,平地育英才,山前出高徒,要子孙后代不怕因有后山阻路而退缩,更不能因高高在上而固步自封,要在平凡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向上。
从对文炳阁的造型和对联的意境来看,文炳阁被称“文笔”一点也不奇怪了!
文炳阁几经风雨雷击及虫蛀侵蚀,于1984年重修,并将其内层的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已列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炳阁,在文楼人的心目中就是一支“文笔”,标示着文楼族人几百年来对耕读文化的向往与传承,以祈望文楼村文化昌盛,代代文笔赛风流。
本来,距离宗祠约1000米的西北面,建有一座八角形小塔,叫“奎阁”。奎阁门口有一副“奎垣腾万丈、壁府耀三台” 的石刻楹联。奎阁座北向南,与宗祠和文炳阁,遥遥相望,族人称它为“虎轭”,但“虎轭”不幸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惨遭拆毁。清光绪年间建造的吴氏宗祠,其中座比前、后座高出一倍,而中座两侧外墙则往外微突,其形状俨然一只食饱后在伸腰弓背的“老虎”。宗祠中座为“虎躯”,茶山脚下的“文炳阁”为虎尾,奎阁为“虎轭”,门前的“水井”则为其饮用的水源,宗祠建筑群形成“饱虎伸懒”之势,亦可寓意丰衣足食,生活安稳之意。
二、重建的吴氏宗祠有111的历史
据新会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介绍,根据吴氏宗祠的左右两路的厢房建筑风格和祠堂的高度分析,吴氏宗祠应为清代晚期建筑。为追溯吴氏宗祠的历史,经从以下三方面考证,证实现有的吴氏宗祠是重建于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正月,完工于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于同年十月廿六日进伙,至今有111年历史。
第一方面。经考证文楼族谱,内有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太祖祠请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吴松江(吴让德)重修吴氏宗祠,取名‘饱虎伸懒(腰)’,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二十六日入伙,请番禺翰林院庶吉士伯庸吴功溥到来点主拜祠。”
第二方面。根据对风水学颇有研究的文楼乡亲吴耀焜,于1986年翻抄吴松江关于文楼吴氏宗祠风水的论文内容,也证实吴氏宗祠重建的历史。文章内容记有:“光绪廿五年,岁次己亥,正月初二,本乡文楼众议,命章鼎往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请吴松光宗伯到看风水,其写论劝文列:‘……至于祖祠原日旧祠基式,乃前师之大害也,一太近陕隘山边,来气太速,不得旺气入穴。二则祠式四座属金坐山巽木,此乃是金克木,乃奴反主,不合理数,所以有碍子孙历代财丁少发,科名不显。反多战斗,破捐丁才之害也。弟今详究造作新祠基式,乃建三座,以座山相生配合,由山边移下六丈有余……新祠座巽向乾……。祠后背建一塔,高则塔顶上可见前后左右峰峦水局为准……’。”
文中清楚说明了原有的太祖祠为四进,并太近山边,因风水不适合,故在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正月初二,请吴松江看风水,重新设计建造太祖祠。新太祖祠由山边移下六丈,为三进建筑,且座向位置也有所不同,并在宗祠后加建一塔,即现在的文炳阁。
第三方面。据松江宗伯撰文刻石于义勇祠右墙壁上以记日后修改风水之事的碑文内有记:“……文楼宗伯叔重建吴氏宗祠,大改风水,而风水之理也,形也,地也,万古不易……用河洛九畴之上下数,配合天时,一一注明,为我吴氏永远富贵丁寿之巨族……至光绪八十年岁次甲午(1954年),运气下元之气止,纳实下元之气,应闭塞后面巽窗,宜开前亁窗,祠前照墙横拆留一半高,宜青云巷左右照墙拆清楚,又在大月门边巷上再造照墙,尺寸不移改,收纳前面六白生气。兼开坎窗,闭塞坤窗。……九十为三元不败之局也……。”而碑文的落款为“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孟春旭旦……吴让德(松江)拜撰。”
从这碑文中,也可以证实了在100多年前重建吴氏宗祠。撰文中吴松江也提到按其设计的风水布局,要求文楼后人于光绪八十年岁次甲午,即是1954年,将风水局的巽窗、亁窗、祠前照墙等修改调整。而按吴耀焜在其翻抄论文中补注有:“阁祠同向同线,故阁之窗亦同改。一九五四年甲午起,每隔九十年更调一次;前后开闭互调。2044年照初起时(1900年)一样;2134年又互调;2224年又复旧,循环不已。行门风水亦同更改,即上下元永兴,三元不败之数理也。”
从这三方面可证实现有的吴氏宗祠应是始建于1898-1900年间,距今有111年。有乡亲就其建造时间,从光绪二十五年正月请吴松光看风水,到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建成入伙,只是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能重建如此大规模的吴氏宗祠也提出了质疑。而原有的太祖祠建于何年?现有的太祖祠是不是在原来的太祖祠旧址上重建的?还是拆了第四进前移重建呢?还有待考究。
三、宗祠的办学文化与古壁画
据了解,在民国期间,吴氏宗祠除了具有一般祠堂的作用外,文楼乡亲吴步蟾等进步知识青年,于民国三年(1914)创办了“文楼高等小学校”,便利用吴氏宗祠后座和两侧傍祠作为学校教室。原来,吴步蟾等有识之士,创办“文楼高等小学校”时,初以“林隐”祖祠(紧邻吴氏宗祠南面)为校舍,当时办学经费十分拮据,教学设施也很简陋,甚至连课室的书桌、台凳,都是由学生自备。从文楼学校校歌“我文楼学校,开在民国三年,曾经千辛万苦,才有今天,智育体育德育为先,中外古今学科俱全,校旗飘展,校旗飘展,地球轰传,地球轰传,吾侪努力向前”的歌词中,也反映出当时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的艰辛。至民国六年(1917),第一届学生毕业,新学制已逐渐取代私塾制,入校学生日益增多。到了民国八年(1919),林隐祖祠已不能满足乡中学子的入学要求。为此,将太祖祠后座改为课室,“文楼高等小学校”亦改名为“崇让学校”,校歌歌词第一句“我文楼学校”,改为“我崇让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太祖祠后座和林隐祖祠为高小教室,村中其它祠堂为初小教室。为方便和加强学生管理,又将太祖祠东侧傍祠设为学生宿舍,在宗祠后座写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的木板屏风后,以东西各两条坤甸柱为界,用砖木间隔成两个宿舍区,共六个室,解决学生和老师的在校住宿问题。由此看出,当时文楼乡亲父老的开明与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学校为避免学生干扰乡亲们议事,在宗祠第一、二进的天井东面的圆门口设置铁栏杆,还规定学生不准擅入中厅和西侧傍祠。
据文楼的退休教师吴卓文介绍,他小时候初入“崇让学校”,曾在吴氏宗祠第三进的课室上课。记得课室墙上画有一个“大人物”,学生们叫其做“大公仔”。这个课室也被戏称为“大公仔课堂”。他说:“我们刚入学校读幼儿班的时候,什么也不懂,见到墙壁上的‘公仔’很大,便叫他做‘大公仔’,有人问我读哪个课室,我就说读‘大公仔’课室。因此,这个‘大公仔’一直深深地印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
2007年,吴氏宗祠重修,对墙壁进行清洗,被灰水涂抹掩盖了大半个世纪的“大公仔”被清洗出来,可惜的是,“大公仔”的上半身已无法重现。据当地老人家回忆,这个“大公仔”并非圣贤孔子画像,而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的画像。
至于在宗祠墙上画上朱熹画像,是出于对大理学的崇拜,还是对族人的祈望,现在就不得而知了。但据史料记载朱熹文正公曾为吴氏族谱作序,可能是这样,将朱熹画像画在位于太祖祠的中轴在线。而他们最为清楚的是,文楼之所以多出文人与朱熹画像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等杰出人士,就出自文楼崇让这所兴学育才的新型乡村学校。因此,老人们都建议一定要把朱熹画像修复好,重现昔日的光彩。
除了朱熹像外,吴氏宗祠墙壁上还有十二幅壁画,其中六幅分布在祠堂的一、二进之间东西两侧的卷廊,另外的六幅是在第二进厅堂上方的南北两面。其中五幅是人物画,七幅是山水花鸟画。最大的一幅是第二进厅堂的“八仙图”,宽5.8米,高1.08米。其它壁画内容为“英雄大会”、“南山双寿”等故事场景,还有苍劲有力的古松图、神情恬静的人物图……。据介绍,这些壁画是吴氏宗祠于2007年进行修复时重见天日的,因而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经初步鉴定,这十二幅壁画是建筑祠堂时所作的吉庆装饰艺术图画,为清末时期作品,这在一般祠堂装饰上较为少见。为了保护好这些清代文化遗产,文楼村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有关专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壁画进行了细心的修补复原,令古壁画重现光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一度作为古井地区大粮仓的吴氏宗祠,之后又重作学校课室和老师及古井教育办公室的办公地方。至1989年,文楼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落成后,曾为文楼和古井教育事业及人才培养作出很大贡献的吴氏宗祠,才完成它的办学使命。1984年,文楼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创办《文楼乡音》(侨刊),将会址选在祠堂东侧前座,至1989年底,“健青学社纪念楼”建成,才搬离宗祠。1995年,文楼幼儿园因原址不敷应用,于是迁往宗祠第一进,至1998年8月新建幼儿园落成迁出。吴氏宗祠与文楼的教育文化结下了大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四、吴氏宗祠曾印上胙肉券
在2007年11月,笔者在会城市民、古玩收藏爱好者李源先生家里看到两枚正面印有“文楼吴氏宗祠”图像的胙肉券,上写有“文楼崇让堂胙肉券”的字。李先生称,这是他1994年在古井镇一古玩玩家手上淘到的。其中“半斤”的胙肉券呈浅红色,“两斤”的胙肉券呈浅绿色。其中“半斤”胙肉券正面印有“文楼吴崇让堂胙肉券”、“半斤”和“凭券换胙肉半斤”等字样,票左下方还有“吴惠谦”印章,中间印有吴氏宗祠全景图,非常宏伟壮观,周边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制作十分精美。胙肉票只印有编号“NOc:33485”,没有年份。“两斤”的胙肉券和“半斤”的差不多,只是编号不相同。据李先生介绍,虽然拥有这两枚胙肉券10多年了,但目前还有不少困惑:此券与广东地方许多粮食证券有不少相似之处,因为没有标明年份,不知是否均发行于解放前日寇侵华时期?现在仅集有半斤、两斤两枚,是否还有其它面额?从编号A与C及五位数字来看,发行量不会少。而笔者在李先生家中还看到收藏有古井各乡村的券证,如:“霞路耿光堂胙肉券”、“长沙薛氏的换米券”等,上标有的年份都是民国三十年或三十一年,据推测“文楼吴崇让堂胙肉券”也在同一年代。
为了解“胙肉券”的用途,笔者也向当地的老人求证。据退休教师吴卓文介绍,吴惠谦是时任文楼乡乡长,其父亲吴北满曾跟随吴惠谦当文秘。“胙肉券”是当时文楼乡每年拜祖时分发给村民领猪肉用的票证。谈到经费的来源,文楼乡亲吴北恩就说,只要是来自崇让堂的公偿田出租的租金。
五、屡遭拆改的吴氏宗祠
1950年初,前座和中座作为古井地区的大粮仓,为适应存粮保粮之需,对祠堂内部结构略有拆改。后来作为文楼学校课室和老师办公地方,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也对内部间隔作过拆改。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氏宗祠后座遭台风侵袭,屋顶倒塌。70年代,宗祠两侧傍祠后座被改建为两层混合结构楼房;为扩宽使用空间,又在整个第三进的外墙上,将加建的水泥平台镶入墙中,致使第三进的外观变得面目全非。1984年,文楼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创办《文楼乡音》,将东侧傍祠前座二楼层板拆除,改建成两层混合结构楼房作为会址,屡遭拆改的吴氏宗祠已失去原有风采。庆幸的是,宗祠的第一进和第二进的结构基本保持原貌,但年久失修,水渍虫蛀,瓦面桁条出现破烂,也因破损严重后被定为危房。
六、宗祠乡情连四海
宗祠凝聚乡情,情系内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006年,吴氏宗祠已经历一百多年沧桑,虽然风采依旧,但祠堂却因年久失修,已日渐破落,岌岌可危。为挽救这座承载着有一百多年村落氏族乡土传统历史文化的古祠堂,保护这份珍贵的岭南古典建筑文化遗产,2007年正月初三,在每年一度的文楼校友春茗座谈会上,以文楼广州联谊会会长吴维学为首的多位校友提出修缮太祖祠的建议,立刻得到与会内外乡亲的热烈响应。在旅外乡亲(曾任古井镇镇长)吴社年等提议和鼎力支持下,经反复酝酿,即席成立“吴氏宗祠修缮筹委会”,拉开了修缮祖祠的帷幕。筹委会随即研究和开展祠堂修缮的相关工作,并通过《文楼乡音》向海内外乡亲发出《修缮吴氏宗祠告宗亲书》和开展募捐倡仪,引起广大乡亲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解囊捐输,掀起捐款高潮。
同年5月上旬,筹委会在文楼学校召开吴氏宗祠修缮新闻发布会,由筹委会执委主任吴维学向到场的乡亲和媒体宣告《吴氏宗祠修缮委员会组织机构及有关事宜》和《修缮吴氏宗祠捐款纪念方案》等。在新闻发布会上,旅港乡亲吴俊来教授积极响应,即时表态捐出10万元(后累计共捐14.5万元)修缮款,令在场乡亲激动万分。
修缮吴氏宗祠的世纪工程得到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 “修缮祖祠,人人有责”成为乡亲们的共同行动。如在2007年秋收后的一次筹款行动中,筹委会在全村设立了9个募捐点,有些小孩,甚至是扶着拐杖的老人家也来到募捐点,捐出自己的一二十元的零用钱;在文楼做生意的外地人,也捐上三五百元;村民们踊跃行动,你一百我几百积极捐款,一个上午就筹得15000元修缮款。
广州、江门、会城地区的文楼乡亲众多,之中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也纷纷行动,掀起一个又一个捐款热潮,尤其是在吴北顺和吴维学乡亲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捐款不甘后人的感人场面。其中,祖籍古井文楼的新会政协常委、企业家吴国荣和弟弟吴国球第一次捐出10万元。另外,还有吴炳才、吴卓军父子合捐6万元;吴卫东合家共捐3.8万元;广州乡亲吴艳银基金会也捐出3万元,为祖祠修缮作出了贡献。
在海外,美国旧金山文楼同乡会的乡亲,为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对家乡祖祠的纪念,乡亲们也积极捐款。如吴铿业会长,合家三次共捐出4200美元。在吴铿业、吴景德会长的带领下,旧金山文楼乡亲捐款达20多万元人民币;纽约文楼同乡会的乡亲,在会长吴伟雄、吴国灵等的带领下,响应号召,纷纷起来,人人捐输。其中,吴何恩凤合家两次共捐款11000美元。同乡会更是多次将募集的巨额捐款寄回家乡。
2007年8月,筹委会在对修缮工程进行多次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工程招标会,最终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大包干价137.5万元中标。(后再加上配套附加工程的费用,如神台、防雷设施等,工程最终结算费用是160多万元。)吴氏宗祠修缮招标动工,更加牵动着每位文楼子孙的心,捐款数不断攀升。至9月,筹得款项60多万元,因而择定良辰吉日,于9月16日破土动工修缮祖祠。值得一记的是,在急需工程资金的紧要关头,吴国荣、吴国球兄弟,雪中送炭,为解决工程尾数再次捐款15万元,后因为宗祠要安装防雷设施又捐出6万元,连同其父亲吴国祥的捐款,合家三次共捐款32万元。
此时,纽约文楼同乡会又寄来了6000多美元捐款,为吴氏宗祠的修缮添砖加瓦。在海内外热心乡亲的支持下,整项维修工程共筹得善款160多万元。
在修缮吴氏宗祠的过程中,笔者曾多次请教吴维学,吴氏宗祠的修缮费用要160多万元,这是不少的数目,但你为何有这么大信心提出修缮宗祠呢?每次他都笑而不答。直到吴氏宗祠修缮完工,他才透露其中的秘密。原来,在2006年12月,新会政协常委、企业家吴国荣与家人一行,在吴维学的陪同下回乡寻根,当他见到吴氏宗祠这座宏伟建筑时啧啧称赞:“家乡还有一座这么漂亮的祠堂,好像小故宫一样,可惜已破损严重。”随后,当他了解祠堂有百多年历史,维修费用需要100多万元以及文楼村内外乡亲约10000人时,他沉思了一阵,接住对吴维学说:“文楼内外乡亲有10000人,每人捐100元就有100万了,你带头发动乡亲捐款,筹得多少得多少,不足部分的费用我负责搞掟。”就是凭着吴国荣的这一番话,吴维学充满了信心,于是在07年春茗座谈会上大胆提出了筹款修缮太祖祠的倡议。而他一直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里,直到宗祠修缮完工,才向笔者透露。
七、修缮“修旧如旧”,工程一丝不苟
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是一间工程技术优良,专门从事古建筑维修与建造的专业工程公司。工程动工后,第一、二进的修缮工作进展顺利,按照“以古复古,修旧如旧”的要求严格进行。如拆下来的每块青砖都必须重新切割、打磨,重砌后的砖墙,每条砖缝间隙厚薄一样,修复工作不容半点马虎;木雕、灰塑等更是一丝不苟。据笔者了解,宗祠的维修,木材用量最多,经加工后的一条长4.5米的菠萝格木料重达600多斤,价值近一万元。负责这项维修工程的工程师邱灼君告诉笔者,维修吴氏宗祠所需用的菠萝格木料就要43立方米,其它木料大约37立方米,木料价格达45万元,占了工程维修费用的三分之一。
宗祠的修缮工程,难度最高、最复杂也就是第三进的木结构梁架的施工。要建造一个木结构梁架,前期制作最为复杂、难度最大,从梁架设计、图纸绘制到开料制作等,不容有半点错失。而梁柱每个榫头、榫口、瓜柱等的尺寸大小都要准确无误,并且大部分都是要靠传统的人手开凿,电动工具只是偶然间用得上。梁架结构复杂,部件繁多,要完成每一个部件的制作后,再由施工人员现场逐一吊装。笔者在宗祠第三进梁架吊装现场看到,施工人员首先将梁架柱础位置固定好,然后分别将高6.1米,重达1吨的四条菠萝格木柱一一吊起,垂直固定在柱础上,装上横梁加固后,再逐一装上一步梁、二步梁、三步梁和中梁,每条步梁之间只是靠一个个瓜柱承托固定,尺寸分毫不差。整个木梁架全部采用菠萝格木料,重量近8吨,但不需用一颗钉、一条钢筋就能将它牢牢地固定,靠的是传统的木工制作工艺和前期准备工作。吴氏宗祠第三进的修缮工程,重现了古代木梁架建筑博大精深的传统工艺,让乡亲们大开眼界。
2008年6月下旬宗祠修缮工程全面竣工,7月6日通过工程验收。于是在11月9日举行重修落成庆典活动。庆典当日,古井镇的有关领导,文楼村的内外乡亲和来自中山、吴川、湛江的宗亲代表等200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还表彰一批为文楼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乡亲,并筵开200多席,大家欢聚一堂,把酒谈心,畅叙乡情。
重修后的吴氏宗祠,面貌焕然一新。各种花鸟灰塑栩栩如生,尘封百年的古壁画再次重现。墙身镶有的水磨青砖、花岗岩石脚光彩夺目,百年古祠堂再次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2010年9月,经江门市人民政府核准“文楼吴氏宗祠”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根据《文楼族谱》和吴北南、吴北恩、吴耀汉、吴荣等前辈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补充整理,如有错漏之处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 吴英健 / 图文 2011/9)
一、吴氏宗祠建筑与文化内涵
在古井镇文楼村,有一座逾百年历史的氏族祠堂——吴氏宗祠。吴氏宗祠又名太祖祠(崇让堂),它坐落于文楼村内,茶山脚下,占地面积3800多平方米(含前后广场及文炳阁),平面布局为三进三开院落,每进的宽度相同,明桁59瓦桁,宽14.6米,整座祠堂深43.98 米,面宽(包括东西两侧傍祠)28.2米,建筑面积约1241平方米,是一座清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祠堂,也是新会现有高度最高,面积较大,由民间保护较为完好的古祠堂之一。
吴氏宗祠与矗立在宗祠后面的文炳阁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建筑群落。从风水布局和建筑造形上,取“饱虎伸懒”之势,中座要比前后座高出近一倍。前座祠堂门口被称之为“虎口”,文炳阁为“虎尾”,建筑外形酷似伏虎拱腰之势。吴氏宗祠气势宏大,建筑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经历百多年沧桑的吴氏宗祠,更显庄严气派。至今在宗祠的每一处,都依然看到精细妙绝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的传统艺术装饰。斑驳的青砖外墙,错落有致的白瓦屋顶和灰黑的墙椽,凸显了吴氏宗祠的华丽与古朴;形态各异的石雕人物,惟妙惟肖的木雕花鸟和瑰丽多彩的壁画虽已显得陈旧,但仍然无法掩盖吴氏族人的富有和豪气。
站在宗祠大门广场前,只见广场的北面立有旗杆夹。旗杆夹又叫功名夹,是乡中中举人用来升旗之用,从这也验证了文楼族人人才辈出的说法。而在宗祠门前还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据说是“虎”的饮用水源。
在祠堂大门上方正面有“吴氏宗祠”四个刚劲有力的石刻大字,为“武林王堃”所书。门口两侧并没有石刻楹联,据说宗祠门口有传统对联两比,一为“茶山祖荫、梅里新枝”;一为“堂开学海、气吸银湖”,两联交替使用,故不刻于石上。
大门口前左右两侧,建有2.30米深的缩藏,缩藏两侧砌有1.13米高(含石基)的石包台。据文楼长者,今年92岁高龄的吴北南介绍,过去祖祠门前缩藏还装有西式的装饰铁栅护栏,与两侧祠堂一线平过,石包台上方悬挂着两个书有“瑞安正堂”的大红灯笼,凡是节日和农历初一、十五,便点燃灯笼内的红烛。红烛既照耀着吴氏宗祠,也照亮了文楼的子孙。
走近祠堂,宗祠正门口的外墙壁,是用特殊的绿豆色青砖并经手工打磨后砌成,墙壁显得十分光滑平整和坚固亮丽。用摏灰砌成的砖缝,间隙厚薄如纸,精湛的砌墙工艺堪称一绝。
跨过门口那高高的门坎,进入宗祠前座,看到是用红木造的屏风挡中,屏风后面就是一个方型的大天井,东西两侧就是连接中厅的卷廊。穿过卷廊两侧的圆型大门就是傍祠。站在天井前,抬头眺望,起伏错落的白色屋顶衬托着黑色高耸的屋脊,令到整座建筑物气势不凡。而设计精巧和华美的艺术装饰,处处都显露出岭南传统古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的艺术精华。
特别是前座西边墙上镶有“门官”格外耀眼。“门官”上方为灰塑吉祥图案和“招财进宝”四字,左右为石刻楹联“门容高车驷马,官至拜相封侯”。据文楼学校退休的吴耀汉校长介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吴氏宗祠受到破坏,当时文楼的吴树生就将这副石刻楹联偷偷地保管起来,直到1984年,他任文楼学校校长时,吴树生才将石刻楹联转交给他,并叮嘱其一定要好好保管,将来一定会有用的。2007年吴氏宗祠重修,吴耀汉校长再将其交还给宗祠,尘封近半个世纪的这副石刻楹联才得以再次和乡亲见面。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到,文楼族人对岭南文化的呵护;从楹联寓意来看,更体现吴氏后人志存高远的理想。
宗祠中座与前座之间由天井相隔,两侧由卷廊连接。中座大堂面积最大,宽14.6米,深11.8米,面积达172平方米。从前,中座大堂是吴族父老乡亲议事、为族人排难解忧、调解民事的地方,族人称为“上祠堂”。大堂堂皇宽广,装饰也最为华丽。一般的祠堂高度不超过10米,以圆柱为主柱,不同一般的是,吴氏宗祠中座高达13米多,还有4条高10.7米,横截面边长43厘米的粗大坤甸内圆角方柱作为主柱,另加52厘米高的石柱础,四条柱通高达12.22米。据《文楼乡音》创刊号记载,由于祖祠中座特别高,故此中座的四条主柱当时设计高为排尺三丈六尺(市尺四丈零四寸)。初时计划采用石柱,后因乡当事人与承建祠堂的石匠发生争执,石匠罢工,迫于无奈,改变计划,采用坤甸木方柱,逐派人四处寻找。当时遍寻很多地方,所有的坤甸木,有这样长没有这样粗,有这样粗又没有这样长。最后在江门沙仔尾一杉竹栏,老掌柜细查几代账部才发现有这样规格的木材埋藏在河底,于是家乡不惜以每条八百两白银重价购回。
中厅大堂正面,设有供奉先祖牌位的仿古大神台,神台上供奉了乐公等五世十八位先祖的灵位牌,供族人四时敬拜列祖列宗。
据吴北南介绍,原来在两条粗大坤甸方柱中间横挂着一块巨大的木牌匾,牌匾“崇让堂”三个凸体涂金大字,是清督学使樊泽达所书。在2008年第二次重修后也有一个这样的仿古牌匾,是旅美乡亲吴铿业所捐。
而宗祠后座的墙壁上画有朱熹像,曾作为“崇让学校”教室,后人称为“大公仔课堂”。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李继光认为:“吴氏宗祠的高度这么高,在岭南祠堂传统建筑中较为罕见,而宗祠内藏玄机的独特设计,外求风水形态的巧妙布局与自然地貌的完美结合,这在岭南祠堂传统建筑文化上独树一帜,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穿过东西两侧卷廊的圆型大门就是傍祠,由对称的两条名为青云巷的巷道相隔。两侧傍祠是外砖墙内石柱的木梁框架结构。一侧傍祠宽4.6米,青云巷宽2.2米,合共宽6.8米。在傍祠和青云巷之间原来是有木板屏风相隔,后因年代久远而烂掉。
从两边青云巷穿过后座的门口出祠堂,来到宗祠后面的茶山脚下,见有一座与宗祠遥呼相望的塔——文炳阁。
文炳阁,文楼族人称其为“文笔”或“凌云塔”。该塔高约28米,是一座七层的仿楼阁式砖木结构的八角塔,为吴氏宗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视为吴氏宗祠的“虎尾”。塔初建是五层,后加建两层。站在文炳阁前仰望长空,蔚蓝的天空作纸,文炳阁作笔,云彩作墨,如一支硕大的笔在仰写天文。文炳阁正门刻有“文章光壁府、炳蔚耀星垣”楹联;第二层窗口有联“文耀九天沛雨露、武开三国大经纶”;第七层圆窗口有联“窗外雨余书带润、楼头风过笔花香”。另外,在第六层窗口上有“凌云”二字石刻。可惜,二、七层对联经风雨冲刷,字迹已模糊不清了。而有意思的是,正门石刻楹联“文章光壁府 炳蔚耀星垣”,中的 “章”字下面的“早”字一竖穿头,寓意文楼族人“文章通天”。“凌云”二字刻在塔的第六层,而非最高的第七层,寓意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文炳阁是一座塔,传统的塔都建在山顶或坡地上,而文炳阁后面就是茶山,为何不将其建在茶山顶,而是居中平地而建呢?文楼乡亲就认为,先辈希望后人能奋发图强,平地育英才,山前出高徒,要子孙后代不怕因有后山阻路而退缩,更不能因高高在上而固步自封,要在平凡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向上。
从对文炳阁的造型和对联的意境来看,文炳阁被称“文笔”一点也不奇怪了!
文炳阁几经风雨雷击及虫蛀侵蚀,于1984年重修,并将其内层的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已列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炳阁,在文楼人的心目中就是一支“文笔”,标示着文楼族人几百年来对耕读文化的向往与传承,以祈望文楼村文化昌盛,代代文笔赛风流。
本来,距离宗祠约1000米的西北面,建有一座八角形小塔,叫“奎阁”。奎阁门口有一副“奎垣腾万丈、壁府耀三台” 的石刻楹联。奎阁座北向南,与宗祠和文炳阁,遥遥相望,族人称它为“虎轭”,但“虎轭”不幸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惨遭拆毁。清光绪年间建造的吴氏宗祠,其中座比前、后座高出一倍,而中座两侧外墙则往外微突,其形状俨然一只食饱后在伸腰弓背的“老虎”。宗祠中座为“虎躯”,茶山脚下的“文炳阁”为虎尾,奎阁为“虎轭”,门前的“水井”则为其饮用的水源,宗祠建筑群形成“饱虎伸懒”之势,亦可寓意丰衣足食,生活安稳之意。
二、重建的吴氏宗祠有111的历史
据新会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介绍,根据吴氏宗祠的左右两路的厢房建筑风格和祠堂的高度分析,吴氏宗祠应为清代晚期建筑。为追溯吴氏宗祠的历史,经从以下三方面考证,证实现有的吴氏宗祠是重建于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正月,完工于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于同年十月廿六日进伙,至今有111年历史。
第一方面。经考证文楼族谱,内有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太祖祠请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吴松江(吴让德)重修吴氏宗祠,取名‘饱虎伸懒(腰)’,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二十六日入伙,请番禺翰林院庶吉士伯庸吴功溥到来点主拜祠。”
第二方面。根据对风水学颇有研究的文楼乡亲吴耀焜,于1986年翻抄吴松江关于文楼吴氏宗祠风水的论文内容,也证实吴氏宗祠重建的历史。文章内容记有:“光绪廿五年,岁次己亥,正月初二,本乡文楼众议,命章鼎往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请吴松光宗伯到看风水,其写论劝文列:‘……至于祖祠原日旧祠基式,乃前师之大害也,一太近陕隘山边,来气太速,不得旺气入穴。二则祠式四座属金坐山巽木,此乃是金克木,乃奴反主,不合理数,所以有碍子孙历代财丁少发,科名不显。反多战斗,破捐丁才之害也。弟今详究造作新祠基式,乃建三座,以座山相生配合,由山边移下六丈有余……新祠座巽向乾……。祠后背建一塔,高则塔顶上可见前后左右峰峦水局为准……’。”
文中清楚说明了原有的太祖祠为四进,并太近山边,因风水不适合,故在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正月初二,请吴松江看风水,重新设计建造太祖祠。新太祖祠由山边移下六丈,为三进建筑,且座向位置也有所不同,并在宗祠后加建一塔,即现在的文炳阁。
第三方面。据松江宗伯撰文刻石于义勇祠右墙壁上以记日后修改风水之事的碑文内有记:“……文楼宗伯叔重建吴氏宗祠,大改风水,而风水之理也,形也,地也,万古不易……用河洛九畴之上下数,配合天时,一一注明,为我吴氏永远富贵丁寿之巨族……至光绪八十年岁次甲午(1954年),运气下元之气止,纳实下元之气,应闭塞后面巽窗,宜开前亁窗,祠前照墙横拆留一半高,宜青云巷左右照墙拆清楚,又在大月门边巷上再造照墙,尺寸不移改,收纳前面六白生气。兼开坎窗,闭塞坤窗。……九十为三元不败之局也……。”而碑文的落款为“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孟春旭旦……吴让德(松江)拜撰。”
从这碑文中,也可以证实了在100多年前重建吴氏宗祠。撰文中吴松江也提到按其设计的风水布局,要求文楼后人于光绪八十年岁次甲午,即是1954年,将风水局的巽窗、亁窗、祠前照墙等修改调整。而按吴耀焜在其翻抄论文中补注有:“阁祠同向同线,故阁之窗亦同改。一九五四年甲午起,每隔九十年更调一次;前后开闭互调。2044年照初起时(1900年)一样;2134年又互调;2224年又复旧,循环不已。行门风水亦同更改,即上下元永兴,三元不败之数理也。”
从这三方面可证实现有的吴氏宗祠应是始建于1898-1900年间,距今有111年。有乡亲就其建造时间,从光绪二十五年正月请吴松光看风水,到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建成入伙,只是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能重建如此大规模的吴氏宗祠也提出了质疑。而原有的太祖祠建于何年?现有的太祖祠是不是在原来的太祖祠旧址上重建的?还是拆了第四进前移重建呢?还有待考究。
三、宗祠的办学文化与古壁画
据了解,在民国期间,吴氏宗祠除了具有一般祠堂的作用外,文楼乡亲吴步蟾等进步知识青年,于民国三年(1914)创办了“文楼高等小学校”,便利用吴氏宗祠后座和两侧傍祠作为学校教室。原来,吴步蟾等有识之士,创办“文楼高等小学校”时,初以“林隐”祖祠(紧邻吴氏宗祠南面)为校舍,当时办学经费十分拮据,教学设施也很简陋,甚至连课室的书桌、台凳,都是由学生自备。从文楼学校校歌“我文楼学校,开在民国三年,曾经千辛万苦,才有今天,智育体育德育为先,中外古今学科俱全,校旗飘展,校旗飘展,地球轰传,地球轰传,吾侪努力向前”的歌词中,也反映出当时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的艰辛。至民国六年(1917),第一届学生毕业,新学制已逐渐取代私塾制,入校学生日益增多。到了民国八年(1919),林隐祖祠已不能满足乡中学子的入学要求。为此,将太祖祠后座改为课室,“文楼高等小学校”亦改名为“崇让学校”,校歌歌词第一句“我文楼学校”,改为“我崇让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太祖祠后座和林隐祖祠为高小教室,村中其它祠堂为初小教室。为方便和加强学生管理,又将太祖祠东侧傍祠设为学生宿舍,在宗祠后座写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的木板屏风后,以东西各两条坤甸柱为界,用砖木间隔成两个宿舍区,共六个室,解决学生和老师的在校住宿问题。由此看出,当时文楼乡亲父老的开明与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学校为避免学生干扰乡亲们议事,在宗祠第一、二进的天井东面的圆门口设置铁栏杆,还规定学生不准擅入中厅和西侧傍祠。
据文楼的退休教师吴卓文介绍,他小时候初入“崇让学校”,曾在吴氏宗祠第三进的课室上课。记得课室墙上画有一个“大人物”,学生们叫其做“大公仔”。这个课室也被戏称为“大公仔课堂”。他说:“我们刚入学校读幼儿班的时候,什么也不懂,见到墙壁上的‘公仔’很大,便叫他做‘大公仔’,有人问我读哪个课室,我就说读‘大公仔’课室。因此,这个‘大公仔’一直深深地印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
2007年,吴氏宗祠重修,对墙壁进行清洗,被灰水涂抹掩盖了大半个世纪的“大公仔”被清洗出来,可惜的是,“大公仔”的上半身已无法重现。据当地老人家回忆,这个“大公仔”并非圣贤孔子画像,而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的画像。
至于在宗祠墙上画上朱熹画像,是出于对大理学的崇拜,还是对族人的祈望,现在就不得而知了。但据史料记载朱熹文正公曾为吴氏族谱作序,可能是这样,将朱熹画像画在位于太祖祠的中轴在线。而他们最为清楚的是,文楼之所以多出文人与朱熹画像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等杰出人士,就出自文楼崇让这所兴学育才的新型乡村学校。因此,老人们都建议一定要把朱熹画像修复好,重现昔日的光彩。
除了朱熹像外,吴氏宗祠墙壁上还有十二幅壁画,其中六幅分布在祠堂的一、二进之间东西两侧的卷廊,另外的六幅是在第二进厅堂上方的南北两面。其中五幅是人物画,七幅是山水花鸟画。最大的一幅是第二进厅堂的“八仙图”,宽5.8米,高1.08米。其它壁画内容为“英雄大会”、“南山双寿”等故事场景,还有苍劲有力的古松图、神情恬静的人物图……。据介绍,这些壁画是吴氏宗祠于2007年进行修复时重见天日的,因而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经初步鉴定,这十二幅壁画是建筑祠堂时所作的吉庆装饰艺术图画,为清末时期作品,这在一般祠堂装饰上较为少见。为了保护好这些清代文化遗产,文楼村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有关专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壁画进行了细心的修补复原,令古壁画重现光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一度作为古井地区大粮仓的吴氏宗祠,之后又重作学校课室和老师及古井教育办公室的办公地方。至1989年,文楼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落成后,曾为文楼和古井教育事业及人才培养作出很大贡献的吴氏宗祠,才完成它的办学使命。1984年,文楼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创办《文楼乡音》(侨刊),将会址选在祠堂东侧前座,至1989年底,“健青学社纪念楼”建成,才搬离宗祠。1995年,文楼幼儿园因原址不敷应用,于是迁往宗祠第一进,至1998年8月新建幼儿园落成迁出。吴氏宗祠与文楼的教育文化结下了大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四、吴氏宗祠曾印上胙肉券
在2007年11月,笔者在会城市民、古玩收藏爱好者李源先生家里看到两枚正面印有“文楼吴氏宗祠”图像的胙肉券,上写有“文楼崇让堂胙肉券”的字。李先生称,这是他1994年在古井镇一古玩玩家手上淘到的。其中“半斤”的胙肉券呈浅红色,“两斤”的胙肉券呈浅绿色。其中“半斤”胙肉券正面印有“文楼吴崇让堂胙肉券”、“半斤”和“凭券换胙肉半斤”等字样,票左下方还有“吴惠谦”印章,中间印有吴氏宗祠全景图,非常宏伟壮观,周边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制作十分精美。胙肉票只印有编号“NOc:33485”,没有年份。“两斤”的胙肉券和“半斤”的差不多,只是编号不相同。据李先生介绍,虽然拥有这两枚胙肉券10多年了,但目前还有不少困惑:此券与广东地方许多粮食证券有不少相似之处,因为没有标明年份,不知是否均发行于解放前日寇侵华时期?现在仅集有半斤、两斤两枚,是否还有其它面额?从编号A与C及五位数字来看,发行量不会少。而笔者在李先生家中还看到收藏有古井各乡村的券证,如:“霞路耿光堂胙肉券”、“长沙薛氏的换米券”等,上标有的年份都是民国三十年或三十一年,据推测“文楼吴崇让堂胙肉券”也在同一年代。
为了解“胙肉券”的用途,笔者也向当地的老人求证。据退休教师吴卓文介绍,吴惠谦是时任文楼乡乡长,其父亲吴北满曾跟随吴惠谦当文秘。“胙肉券”是当时文楼乡每年拜祖时分发给村民领猪肉用的票证。谈到经费的来源,文楼乡亲吴北恩就说,只要是来自崇让堂的公偿田出租的租金。
五、屡遭拆改的吴氏宗祠
1950年初,前座和中座作为古井地区的大粮仓,为适应存粮保粮之需,对祠堂内部结构略有拆改。后来作为文楼学校课室和老师办公地方,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也对内部间隔作过拆改。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氏宗祠后座遭台风侵袭,屋顶倒塌。70年代,宗祠两侧傍祠后座被改建为两层混合结构楼房;为扩宽使用空间,又在整个第三进的外墙上,将加建的水泥平台镶入墙中,致使第三进的外观变得面目全非。1984年,文楼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创办《文楼乡音》,将东侧傍祠前座二楼层板拆除,改建成两层混合结构楼房作为会址,屡遭拆改的吴氏宗祠已失去原有风采。庆幸的是,宗祠的第一进和第二进的结构基本保持原貌,但年久失修,水渍虫蛀,瓦面桁条出现破烂,也因破损严重后被定为危房。
六、宗祠乡情连四海
宗祠凝聚乡情,情系内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006年,吴氏宗祠已经历一百多年沧桑,虽然风采依旧,但祠堂却因年久失修,已日渐破落,岌岌可危。为挽救这座承载着有一百多年村落氏族乡土传统历史文化的古祠堂,保护这份珍贵的岭南古典建筑文化遗产,2007年正月初三,在每年一度的文楼校友春茗座谈会上,以文楼广州联谊会会长吴维学为首的多位校友提出修缮太祖祠的建议,立刻得到与会内外乡亲的热烈响应。在旅外乡亲(曾任古井镇镇长)吴社年等提议和鼎力支持下,经反复酝酿,即席成立“吴氏宗祠修缮筹委会”,拉开了修缮祖祠的帷幕。筹委会随即研究和开展祠堂修缮的相关工作,并通过《文楼乡音》向海内外乡亲发出《修缮吴氏宗祠告宗亲书》和开展募捐倡仪,引起广大乡亲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解囊捐输,掀起捐款高潮。
同年5月上旬,筹委会在文楼学校召开吴氏宗祠修缮新闻发布会,由筹委会执委主任吴维学向到场的乡亲和媒体宣告《吴氏宗祠修缮委员会组织机构及有关事宜》和《修缮吴氏宗祠捐款纪念方案》等。在新闻发布会上,旅港乡亲吴俊来教授积极响应,即时表态捐出10万元(后累计共捐14.5万元)修缮款,令在场乡亲激动万分。
修缮吴氏宗祠的世纪工程得到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 “修缮祖祠,人人有责”成为乡亲们的共同行动。如在2007年秋收后的一次筹款行动中,筹委会在全村设立了9个募捐点,有些小孩,甚至是扶着拐杖的老人家也来到募捐点,捐出自己的一二十元的零用钱;在文楼做生意的外地人,也捐上三五百元;村民们踊跃行动,你一百我几百积极捐款,一个上午就筹得15000元修缮款。
广州、江门、会城地区的文楼乡亲众多,之中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也纷纷行动,掀起一个又一个捐款热潮,尤其是在吴北顺和吴维学乡亲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捐款不甘后人的感人场面。其中,祖籍古井文楼的新会政协常委、企业家吴国荣和弟弟吴国球第一次捐出10万元。另外,还有吴炳才、吴卓军父子合捐6万元;吴卫东合家共捐3.8万元;广州乡亲吴艳银基金会也捐出3万元,为祖祠修缮作出了贡献。
在海外,美国旧金山文楼同乡会的乡亲,为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对家乡祖祠的纪念,乡亲们也积极捐款。如吴铿业会长,合家三次共捐出4200美元。在吴铿业、吴景德会长的带领下,旧金山文楼乡亲捐款达20多万元人民币;纽约文楼同乡会的乡亲,在会长吴伟雄、吴国灵等的带领下,响应号召,纷纷起来,人人捐输。其中,吴何恩凤合家两次共捐款11000美元。同乡会更是多次将募集的巨额捐款寄回家乡。
2007年8月,筹委会在对修缮工程进行多次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工程招标会,最终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大包干价137.5万元中标。(后再加上配套附加工程的费用,如神台、防雷设施等,工程最终结算费用是160多万元。)吴氏宗祠修缮招标动工,更加牵动着每位文楼子孙的心,捐款数不断攀升。至9月,筹得款项60多万元,因而择定良辰吉日,于9月16日破土动工修缮祖祠。值得一记的是,在急需工程资金的紧要关头,吴国荣、吴国球兄弟,雪中送炭,为解决工程尾数再次捐款15万元,后因为宗祠要安装防雷设施又捐出6万元,连同其父亲吴国祥的捐款,合家三次共捐款32万元。
此时,纽约文楼同乡会又寄来了6000多美元捐款,为吴氏宗祠的修缮添砖加瓦。在海内外热心乡亲的支持下,整项维修工程共筹得善款160多万元。
在修缮吴氏宗祠的过程中,笔者曾多次请教吴维学,吴氏宗祠的修缮费用要160多万元,这是不少的数目,但你为何有这么大信心提出修缮宗祠呢?每次他都笑而不答。直到吴氏宗祠修缮完工,他才透露其中的秘密。原来,在2006年12月,新会政协常委、企业家吴国荣与家人一行,在吴维学的陪同下回乡寻根,当他见到吴氏宗祠这座宏伟建筑时啧啧称赞:“家乡还有一座这么漂亮的祠堂,好像小故宫一样,可惜已破损严重。”随后,当他了解祠堂有百多年历史,维修费用需要100多万元以及文楼村内外乡亲约10000人时,他沉思了一阵,接住对吴维学说:“文楼内外乡亲有10000人,每人捐100元就有100万了,你带头发动乡亲捐款,筹得多少得多少,不足部分的费用我负责搞掟。”就是凭着吴国荣的这一番话,吴维学充满了信心,于是在07年春茗座谈会上大胆提出了筹款修缮太祖祠的倡议。而他一直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里,直到宗祠修缮完工,才向笔者透露。
七、修缮“修旧如旧”,工程一丝不苟
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是一间工程技术优良,专门从事古建筑维修与建造的专业工程公司。工程动工后,第一、二进的修缮工作进展顺利,按照“以古复古,修旧如旧”的要求严格进行。如拆下来的每块青砖都必须重新切割、打磨,重砌后的砖墙,每条砖缝间隙厚薄一样,修复工作不容半点马虎;木雕、灰塑等更是一丝不苟。据笔者了解,宗祠的维修,木材用量最多,经加工后的一条长4.5米的菠萝格木料重达600多斤,价值近一万元。负责这项维修工程的工程师邱灼君告诉笔者,维修吴氏宗祠所需用的菠萝格木料就要43立方米,其它木料大约37立方米,木料价格达45万元,占了工程维修费用的三分之一。
宗祠的修缮工程,难度最高、最复杂也就是第三进的木结构梁架的施工。要建造一个木结构梁架,前期制作最为复杂、难度最大,从梁架设计、图纸绘制到开料制作等,不容有半点错失。而梁柱每个榫头、榫口、瓜柱等的尺寸大小都要准确无误,并且大部分都是要靠传统的人手开凿,电动工具只是偶然间用得上。梁架结构复杂,部件繁多,要完成每一个部件的制作后,再由施工人员现场逐一吊装。笔者在宗祠第三进梁架吊装现场看到,施工人员首先将梁架柱础位置固定好,然后分别将高6.1米,重达1吨的四条菠萝格木柱一一吊起,垂直固定在柱础上,装上横梁加固后,再逐一装上一步梁、二步梁、三步梁和中梁,每条步梁之间只是靠一个个瓜柱承托固定,尺寸分毫不差。整个木梁架全部采用菠萝格木料,重量近8吨,但不需用一颗钉、一条钢筋就能将它牢牢地固定,靠的是传统的木工制作工艺和前期准备工作。吴氏宗祠第三进的修缮工程,重现了古代木梁架建筑博大精深的传统工艺,让乡亲们大开眼界。
2008年6月下旬宗祠修缮工程全面竣工,7月6日通过工程验收。于是在11月9日举行重修落成庆典活动。庆典当日,古井镇的有关领导,文楼村的内外乡亲和来自中山、吴川、湛江的宗亲代表等200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还表彰一批为文楼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乡亲,并筵开200多席,大家欢聚一堂,把酒谈心,畅叙乡情。
重修后的吴氏宗祠,面貌焕然一新。各种花鸟灰塑栩栩如生,尘封百年的古壁画再次重现。墙身镶有的水磨青砖、花岗岩石脚光彩夺目,百年古祠堂再次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2010年9月,经江门市人民政府核准“文楼吴氏宗祠”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根据《文楼族谱》和吴北南、吴北恩、吴耀汉、吴荣等前辈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补充整理,如有错漏之处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 吴英健 / 图文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