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风情
“文章华国,楼阁凌霄”——江门市新会区古井文楼村口牌坊的这一副对联,道出了文楼的魅力所在。地处古井镇中心的文楼村,已有600年的历史,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在这里既可看到厚重历史风韵的祠堂楼阁,又可看到幸福新农村的新风貌,尤其是村人团结爱乡的情谊,更是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到文楼的人。
到文楼,不可不看的是有着113年历史的吴氏宗祠。在文楼,大大小小的祠堂有很多,吴氏宗祠被文楼人视为“太祖祠”,地位最高,它更是珠三角最高的古祠堂之一。
吴氏宗祠占地面积3800多平方米(含前后广场及文炳阁),平面布局为三进三开院落,每进的宽度相同,明桁59瓦桁,宽14.6米,整座祠堂深43.98 米,面宽(包括东西两侧傍祠)28.2米,建筑面积约1241平方米。分别于1890年、2007年二次修缮。
“你们快站到这里来,看看外墙有什么特别。”一进入宗祠,文楼村有关负责人就带我们站到了祠堂第一、二进之间的走廊口。不看不知道,原来宗祠二进的外墙不是垂直的,而是呈微微向外凸出状。“这可不是危墙,而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该负责人说。
村里的老人吴北恩介绍,与一般祠堂不同,吴氏宗祠有着独特的风水布局和建筑造形,第一进为虎头;第二进高13米,要比前后两进高出近一倍,且内墙笔直,外墙凸出,形似老虎吃饱鼓起的肚子;祠堂后面的文炳阁为竖起的虎尾巴。整体看宗祠,就像一只吃饱了的老虎趴在地上伸懒腰,故称为“饱虎伸懒”,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较为完好。
“这四根10.3米高的坤甸柱是二进的主柱,都是完整的一根,没有经过接驳的。”吴北恩说。据史料记载,因为二进特别高,所以当时遍寻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坤甸木,不是有这样长却没有这样粗,就是有这样粗又没有这样长。最后在江门沙仔尾一杉竹栏,老掌柜细查几代账本才发现有这样规格的木材埋藏在河底,于是乡人不惜以每条八百两白银重价购回。
祠堂内处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的传统艺术装饰,第二次修缮期间,工人在清洗内墙时意外发现了12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壁画。其中6幅分布在祠堂的一、二进之间两侧的卷廊,另外6幅在二进大堂正上方的南北两面。“英雄大会”、“南山双寿”、 “八仙图”等主题各异,人物栩栩如生。
古井文炳阁是该村的“文笔”
第三进乍看没什么特别,只有一幅画在墙上的宋朝理学家朱熹像,其实,这里也有一段“古”。据悉,宗祠第三进曾用作学校的教室,这幅像还被学生戏称为“大公仔”。后来重修时,由于画像上部早已被毁掉,工人无法判断是何人物。于是找来曾在此就读的老人们,依照小时候的回忆,确认“大公仔”并非孔子,而是朱熹。至于为何特意在大祠堂画朱熹像?史料并没有记录。但文楼人认为,村里文人辈出,跟朱熹像是有关系的。因此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专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壁画进行了修补复原。
文炳阁是村里文气最盛之处,原来的文楼学校自1914年创立之初就选在了文炳阁下。百年来,这里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文楼学子,包括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社长,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吴冷西在这里读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考入广州市省立广雅中学,自此以一枝文笔走天涯。至今在文楼村福庆八巷,吴冷西故居依旧保存尚好,人们可从墙上的彩绘字画、青砖白瓦中遥想当年。
在历史的光耀下,新文楼踏步进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今年1月1日,文楼公园、南庆公园、新坑公园、福一运动场、新坑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六项工程同日举行庆典,文楼乡亲在欢歌笑语中感受家乡新时期发展带来的幸福。
现在,每日一早一晚,文楼公园内总是热闹非凡,孩子们轮流耍玩着各项健身器材,妇女们跳起了欢快的健美操,老人们有下棋的有唱歌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玩法,一展旱冰、滑轮车的高超技术,甚至邻村的村民也过来散步健身,一扫过去无地方活动,只能看电视度日的旧习。
文楼公园占地面积3060平方米,修建了凉亭、健身区、娱乐区、太极广场等11个功能区,同时配套花圃、石径、石凳等。值得一提的是,文楼公园在建设中还注意保护了附近的接龙古桥、沙堤古寺、百年芒果树,新老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景观。百多年前,老人们喜欢带着子孙走过接龙桥,寓意祈福保佑全家。至今,人们依旧经常走过接龙桥,到文楼的新公园、老宗祠游玩;听文楼人讲大水几次漫过接龙桥顶却冲不垮的传奇故事。
对文楼的新变化,今年80岁的吴波老人感受特别深。“这里原是一块烂地,猪舍、垃圾臭味熏天,后来建起了文楼公园,我每天都来这里活动,早上跑步锻炼,晚上就弹电子琴,和大家一起唱歌。”吴波说:“我原来在沙堆当校长,退休后在会城居住,2001年搬回文楼生活后,就再也不想走了。这里空气比城市新鲜,人也热情很多。”
此外,文楼村还新建了无公害公厕1间、垃圾屋7间,并有专人负责清扫;在文楼闸牌楼和南庆路口新建候车亭2个;改造农家书屋污水渠;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对部分村道实施硬底化工程,实现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文楼幼儿园正在装修中,即将升级为市一级幼儿园。通过多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文楼村整体的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美化,人人安居乐业。
品人情:一呼百应的民间力量
文楼常住人口才4200多人,但海内外乡亲已超10000人,乡亲们始终关注家乡,并身体力行支持家乡建设。“因为我们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每逢举办公益事业,在村委会牵头下,经《文楼乡音》侨刊社发动,乡亲们都会积极捐献支持。”文楼村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海内外乡亲向文楼学校捐献超过100万元,几年前吴氏宗祠修缮工程耗资160多万元,也由乡亲捐款所得。
难得的是,文楼乡亲们的爱心义举不只是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成为了全部文楼人的共同行动。比如修缮宗祠一事,就是在每年一度的文楼校友春茗座谈会上,由文楼广州联谊会会长吴维学为首的多位校友提出,得到与会乡亲们的热烈响应,即席成立“吴氏宗祠修缮筹委会”。 筹委会随即研究和开展祠堂修缮的相关工作,并通过《文楼乡音》向海内外乡亲发出《修缮吴氏宗祠告宗亲书》和开展募捐倡仪,迅速在海内外掀起捐款高潮,前后共 计1000多人捐款。其中一次在村内的筹款活动中,孩子们来了,老人们拄着拐杖也来了,捐出自己的一二十元的零用钱;甚至在文楼做生意的外地人,也捐上三五百元,仅一个上午就筹得15000元修缮款。
又比如文楼公园的修建,也得到乡亲们60多万元善款支持。主体工程完工后,人们在游玩时发现石凳偏少,聊天谈话间,有人提议筹资添加公园设施,说干就干,村民们自发设计了一个建设方案,还选出了几名负责人。负责人带头捐款,又得到更多村民的响应支持。几天时间,就组织了建筑人员进场施工。
指着公园绿地上的小树苗,吴波告诉记者,这些树都是他们一班“老伙计”自发种的。“榕树、橄榄树、仁面树……各种品种都有。之前我们带电子琴来弹,发现没有电插口,就自己装个了电箱。”文楼公园原来只设立了一块捐款芳名碑,公园建成后又临时加建一个刻字台记录芳名,再后来,由于善心人太多,又不断有新的善心人加入添置配套设施,唯有直接在捐献物品上刻下芳名,以示感谢。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因而,在文楼,几乎每一项公共设施周边,每一条主要村道的墙壁上,都附有捐款芳名录,上面总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大到十几万,小到三五百,无论多少,都是文楼人为家乡发展付出的心意。正是这种一呼百应的民间力量,推动文楼不断发展。
(转载自江门农业信息网)
到文楼,不可不看的是有着113年历史的吴氏宗祠。在文楼,大大小小的祠堂有很多,吴氏宗祠被文楼人视为“太祖祠”,地位最高,它更是珠三角最高的古祠堂之一。
吴氏宗祠占地面积3800多平方米(含前后广场及文炳阁),平面布局为三进三开院落,每进的宽度相同,明桁59瓦桁,宽14.6米,整座祠堂深43.98 米,面宽(包括东西两侧傍祠)28.2米,建筑面积约1241平方米。分别于1890年、2007年二次修缮。
“你们快站到这里来,看看外墙有什么特别。”一进入宗祠,文楼村有关负责人就带我们站到了祠堂第一、二进之间的走廊口。不看不知道,原来宗祠二进的外墙不是垂直的,而是呈微微向外凸出状。“这可不是危墙,而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该负责人说。
村里的老人吴北恩介绍,与一般祠堂不同,吴氏宗祠有着独特的风水布局和建筑造形,第一进为虎头;第二进高13米,要比前后两进高出近一倍,且内墙笔直,外墙凸出,形似老虎吃饱鼓起的肚子;祠堂后面的文炳阁为竖起的虎尾巴。整体看宗祠,就像一只吃饱了的老虎趴在地上伸懒腰,故称为“饱虎伸懒”,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较为完好。
“这四根10.3米高的坤甸柱是二进的主柱,都是完整的一根,没有经过接驳的。”吴北恩说。据史料记载,因为二进特别高,所以当时遍寻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坤甸木,不是有这样长却没有这样粗,就是有这样粗又没有这样长。最后在江门沙仔尾一杉竹栏,老掌柜细查几代账本才发现有这样规格的木材埋藏在河底,于是乡人不惜以每条八百两白银重价购回。
祠堂内处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的传统艺术装饰,第二次修缮期间,工人在清洗内墙时意外发现了12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壁画。其中6幅分布在祠堂的一、二进之间两侧的卷廊,另外6幅在二进大堂正上方的南北两面。“英雄大会”、“南山双寿”、 “八仙图”等主题各异,人物栩栩如生。
古井文炳阁是该村的“文笔”
第三进乍看没什么特别,只有一幅画在墙上的宋朝理学家朱熹像,其实,这里也有一段“古”。据悉,宗祠第三进曾用作学校的教室,这幅像还被学生戏称为“大公仔”。后来重修时,由于画像上部早已被毁掉,工人无法判断是何人物。于是找来曾在此就读的老人们,依照小时候的回忆,确认“大公仔”并非孔子,而是朱熹。至于为何特意在大祠堂画朱熹像?史料并没有记录。但文楼人认为,村里文人辈出,跟朱熹像是有关系的。因此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专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壁画进行了修补复原。
文炳阁是村里文气最盛之处,原来的文楼学校自1914年创立之初就选在了文炳阁下。百年来,这里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文楼学子,包括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社长,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吴冷西在这里读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考入广州市省立广雅中学,自此以一枝文笔走天涯。至今在文楼村福庆八巷,吴冷西故居依旧保存尚好,人们可从墙上的彩绘字画、青砖白瓦中遥想当年。
在历史的光耀下,新文楼踏步进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今年1月1日,文楼公园、南庆公园、新坑公园、福一运动场、新坑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六项工程同日举行庆典,文楼乡亲在欢歌笑语中感受家乡新时期发展带来的幸福。
现在,每日一早一晚,文楼公园内总是热闹非凡,孩子们轮流耍玩着各项健身器材,妇女们跳起了欢快的健美操,老人们有下棋的有唱歌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玩法,一展旱冰、滑轮车的高超技术,甚至邻村的村民也过来散步健身,一扫过去无地方活动,只能看电视度日的旧习。
文楼公园占地面积3060平方米,修建了凉亭、健身区、娱乐区、太极广场等11个功能区,同时配套花圃、石径、石凳等。值得一提的是,文楼公园在建设中还注意保护了附近的接龙古桥、沙堤古寺、百年芒果树,新老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景观。百多年前,老人们喜欢带着子孙走过接龙桥,寓意祈福保佑全家。至今,人们依旧经常走过接龙桥,到文楼的新公园、老宗祠游玩;听文楼人讲大水几次漫过接龙桥顶却冲不垮的传奇故事。
对文楼的新变化,今年80岁的吴波老人感受特别深。“这里原是一块烂地,猪舍、垃圾臭味熏天,后来建起了文楼公园,我每天都来这里活动,早上跑步锻炼,晚上就弹电子琴,和大家一起唱歌。”吴波说:“我原来在沙堆当校长,退休后在会城居住,2001年搬回文楼生活后,就再也不想走了。这里空气比城市新鲜,人也热情很多。”
此外,文楼村还新建了无公害公厕1间、垃圾屋7间,并有专人负责清扫;在文楼闸牌楼和南庆路口新建候车亭2个;改造农家书屋污水渠;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对部分村道实施硬底化工程,实现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文楼幼儿园正在装修中,即将升级为市一级幼儿园。通过多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文楼村整体的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美化,人人安居乐业。
品人情:一呼百应的民间力量
文楼常住人口才4200多人,但海内外乡亲已超10000人,乡亲们始终关注家乡,并身体力行支持家乡建设。“因为我们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每逢举办公益事业,在村委会牵头下,经《文楼乡音》侨刊社发动,乡亲们都会积极捐献支持。”文楼村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海内外乡亲向文楼学校捐献超过100万元,几年前吴氏宗祠修缮工程耗资160多万元,也由乡亲捐款所得。
难得的是,文楼乡亲们的爱心义举不只是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成为了全部文楼人的共同行动。比如修缮宗祠一事,就是在每年一度的文楼校友春茗座谈会上,由文楼广州联谊会会长吴维学为首的多位校友提出,得到与会乡亲们的热烈响应,即席成立“吴氏宗祠修缮筹委会”。 筹委会随即研究和开展祠堂修缮的相关工作,并通过《文楼乡音》向海内外乡亲发出《修缮吴氏宗祠告宗亲书》和开展募捐倡仪,迅速在海内外掀起捐款高潮,前后共 计1000多人捐款。其中一次在村内的筹款活动中,孩子们来了,老人们拄着拐杖也来了,捐出自己的一二十元的零用钱;甚至在文楼做生意的外地人,也捐上三五百元,仅一个上午就筹得15000元修缮款。
又比如文楼公园的修建,也得到乡亲们60多万元善款支持。主体工程完工后,人们在游玩时发现石凳偏少,聊天谈话间,有人提议筹资添加公园设施,说干就干,村民们自发设计了一个建设方案,还选出了几名负责人。负责人带头捐款,又得到更多村民的响应支持。几天时间,就组织了建筑人员进场施工。
指着公园绿地上的小树苗,吴波告诉记者,这些树都是他们一班“老伙计”自发种的。“榕树、橄榄树、仁面树……各种品种都有。之前我们带电子琴来弹,发现没有电插口,就自己装个了电箱。”文楼公园原来只设立了一块捐款芳名碑,公园建成后又临时加建一个刻字台记录芳名,再后来,由于善心人太多,又不断有新的善心人加入添置配套设施,唯有直接在捐献物品上刻下芳名,以示感谢。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因而,在文楼,几乎每一项公共设施周边,每一条主要村道的墙壁上,都附有捐款芳名录,上面总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大到十几万,小到三五百,无论多少,都是文楼人为家乡发展付出的心意。正是这种一呼百应的民间力量,推动文楼不断发展。
(转载自江门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