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侨网
  • 首页
  • 侨讯2017-19
    • 侨讯2016-2012
    • 侨讯2011-2010
  • 乡音@ 2019
    • 乡音@ 2018
    • 乡音2017
    • 乡音2016
    • 乡音2015-14
    • 乡音2013
    • 乡音2012
    • 乡音2011-2010
    • 乡情
  • 相集2019
    • 相集 2018
    • 相集 2017
    • 相集 2016
    • 相集2015
    • 相集2014
    • 相集2013
    • 相集2012
    • 相集2011-2010
  • 摄影-风物篇
    • 摄影-人物篇
  • 视频-人文篇
    • 视频-人物篇
  • 文摘
  • 留言
  • 关于我们

美国人眼里“中餐”的特征


       在美国,中餐越来越流行,但是这些流行的中餐确是深深打上了“美式烙印”的美式中餐,并且一直徘徊在美国主流高端餐厅之外。不同于日本料理的定位,中餐面对的目标族群则是低,中收入的人群,而定位依然是便宜,好吃且量足。在老美告诉我们他们很喜欢吃像“左宗棠鸡”,芝麻牛肉,糖醋肉,西汁核桃虾这样的中餐时,只能无奈的笑一笑。印着宝塔图案的中式快餐盒和餐后的“幸运饼干”似乎早就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中餐”的符号特征。对于这种来源于中餐,却融合了欧式,拉美和本土改良的“美式中餐”,很多都让华人接受无能,但是无法否认“美式中餐”在美国食物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一起来看看这些在美国人眼中被叫做“中餐”的强大爆点吧!
图片
1. “美食中餐”的来源
  最早的中餐在北美大陆开始出现,要追朔到西岸的淘金时代,大批的中国南方移民来到美国领土上。随着时间的更迭,最早期的中国移民开始在全美开设中式餐厅,除了保留了中餐的特征外,结合当地的口味和食材,发展为让华人啼笑皆非,让老美交口称赞的“美式中餐”。为了适应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度,中餐不得不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融合。“美式中餐”其实是受了全世界菜肴的影响。
       根据史密森尼学会记录(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中显示,由中国移民Norman Asing 于1849年在旧金山地区开设的“ The Macao And Woosung ”中餐厅是全美出现最早的中餐厅。餐厅的​​初衷是为了面向大批的“劳工移民”,因此像是炒杂碎( Chop Suey ),糖醋排骨( sweet and sour pork )和芙蓉蛋( egg foo yung )都是当年最火爆的菜肴。结果没想到的是这就让中餐冠形成了较为廉价且卫生环境偏差的印象。

图片
2.幸运饼干Chinese Fortune Cookie
  作为在美式中餐馆中如影随形的幸运饼干( Chinese Fortune Cookie ),相信大家都是有共识的。这种用面粉,糖,香草和奶油做成的风味脆饼,中间包含着类似箴言般的预言,一组传说中“幸运数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用这个号码去买彩票),此外还有一句注有中英文成语或者俗语的句子。
  想到第一次见到此物的出现,是非常的震惊且好奇的,因为在华人居住的亚洲地区并没有食用这种小点心的习俗。幸运饼干( Chinese Fortune Cookie )的起源至今不明,但是加州的多个移民社团都表示幸运饼干( Chinese Fortune Cookie )的配方是基于日本传统的煎饼(“辻占煎饼”)改良而成,而它早在20世纪早期就在北美大陆流行开来。

图片
3.炸蟹角Crab Rangoon
  相信很多人从来没有在中国的餐厅中见到这个炸蟹角( Crab Rangoon ),可是几乎在每一家“美式中餐”店都能找到,更是让老美津津乐道。
  很多人第一次吃到这个炸蟹角的时候,不禁虎躯一震,藏在酥脆表皮之下的馅料不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肉馅,而是在亚洲料理中甚少见到的“Cream Cheese“。对于这种穿越了种族和国界的料理,只能用震惊来表达。其实这个炸蟹角是一款起源于旧金山的菜肴,但是灵感则是来源自法属伯尼尼西亚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这道料理的灵魂来源于“福建沙县小吃”中的炸馄饨)

图片
  4.“洋”蔬菜组成的素材什锦
  “美式中餐”中的蔬菜一样让人汗颜,像西兰花这种从前根本没有在中餐桌出现的食材,却变成了中餐中蔬菜的代表,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与之相配的胡萝卜,西红柿,西芹,洋葱等食材,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也都是从西方流传到中国的食物。
  而像真正来源于中国的青江菜,花椰菜,空心菜(通菜),大葱却很少得见。美式中餐中很少出现完全的“清炒蔬菜”,大多都是讲胡萝卜,洋葱与其他肉类进行混合搭配而成的“锅边素”。

图片
5.嬉皮文化是“美式中餐”在北美地区走红的关键
  早在20世纪20年代,波西米亚文化( West Coast bohemian culture )使得“美式中餐”在西海岸走红,而真正成为美国家喻户晓料理的时候,则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据悉,在最初的年代中,中餐馆里会提供两份菜单,一份给美国人,一份给华人,也就是传说中的看人下菜碟儿。可惜的是毕竟这里是美洲大陆,最终还是“美食菜单”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中式菜肴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图片
      6.罐头水果成为主流食材
  “美式中餐”中最为人所知的酱汁必然是糖醋酱( sweet-and-sour sauce),而搭配的食材应是菠萝,像是传说的“菠萝咕噜肉”与“菠萝鸡”都是常见的菜肴。而甜品中,挂在顶层的一定是传说中的糖水樱桃。而之所以会选择罐头水果,那是因为这些水果即容易保存有非常的便宜。

图片
      7.慢慢有变成“Fusion”料理的趋势
  在“美食中餐”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也开始和美国的传统菜肴做结合。比如在新英格兰( New England )地区广泛流传的炒面三明治( Chow Mein sandwiches )和酥炸宝宝盘( Artery-clogging fried Pu-pu Platter );还有在密苏里州很火爆的芙蓉蛋三明治( St. Paul's Sandwich ) 

图片
8.中国式外卖餐盒
  这个散落在大街小巷垃圾箱里的中国式快餐盒其实是由来自Chicago 的本地人Frederick Weeks Wilcox 创作出来的,据指灵感是来自牡蛎盒和日式折纸。

广东 • 新会 • 古井侨网  /  ©2010-2023  /  www.us8cn.net   /  Email:zhaowq8@gmail.com